球友会qy团支部赴兴隆召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6-03 | 【打印】 【关闭】
5月25至26日,球友会qy离退休团支部和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团支部成员共27人来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开发区(留守儿童)实验小学,看望开发区实验小学的留守儿童,并为他们送去了团支部募捐的500多本中小学生课本和读物。
阳光明媚,晨鸡报晓。25日上午,球友会qy团支部的成员们提着募捐的书本一早奔赴实验小学。在校园门口,实验小学的操场早已一片欢腾,孩子们在各班教师组织下,提前在校园门口整齐的排成了两队,“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欢呼声响彻山谷,汇成手拉手交响曲,迎接着球友会qy团支部成员到来。
捐赠图书
兴隆县开发区(留守儿童)实验学校于2007年8月正式建成,是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民政部门备案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也是一所只招收打工子弟的民办小学。经过6年的办学,开发区实验小学从建校之初的28名学生,已开展到现在120多名学生,覆盖一至六年级。
上午,在开发区实验小学操场,举办了一次简单的捐赠仪式。第一时间,实验小学校长赵占国和常务校长李成分别发言感谢球友会qy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感谢团支部成员的到来。球友会qy退休干部、北京作协会员陈援代表球友会qy向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表达了慰问之情,并希望他们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茁壮成长,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赠送锦旗
“六一”未到,孩子们先享用了“六一”节的欢乐。在随后的捐赠仪式上,球友会qy退休干部罗亚非、郭菊倾、朱汝章,离退休团支部书记彭军,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支部书记滕东兴等代表球友会qy为实验小学10名“科级小红花”颁发了纪念奖章,并向每位小红花同学赠送了10多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以及新华字典、学习磁带等。同时,还赠送了球友会qy各支部成员捐献的500多本少年儿童书籍、笔记本,以及篮球、乒乓球拍等体育用具。留守儿童代表为支部各成员佩戴了红领巾,并代表全体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谢演讲。
仪式结束后,孩子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抖空竹、歌曲和舞蹈等节目,精彩的节目赢得了成员们的阵阵掌声。
与科技小红花合影
佩戴红领巾
节目结束后,支部成员们参观了学校住宿环境,并与老师们进行了座谈。学校住宿、用餐、娱乐中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注重培养孩子的德育,更是在平时的研讨和相处中融入了家庭教育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为外出务工的打工人员教育后代,就更应当培养他们的基本素质啊!不误人子弟,不仅在学业上,更重要的是在思绪素质上。” 赵校长说。
中午,与同学们一起,支部成员来到食堂和同学们一起“享用”了校园自助餐六菜一汤。学校提倡“文明用餐,不剩饭,不剩菜”,实行“光盘行动”。虽然是简单的一次用餐过程,却深刻地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本质,也深深的打动了支部的每位成员。
下午,离退休支部陈援、罗亚飞、郭菊倾和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支部腾东兴5位成员分别为3至6年级的孩子们讲解了写作、儿童励志心理疏导、奥数课程,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王丹力研究员还向低年级同学讲解了儿童实物编程工具软件,并带领部分孩子体验了最新科研成果。兴隆县原老干部团支部书记陈志龙为支部成员讲述了兴隆革命传统故事。
慰问合影
26日,支部成员来到兴隆县郭家庄希望小学,代表球友会qy向学校捐赠了100余本儿童读物和1000元党费。简单午餐并与小学师生短暂研讨后,成员们踏上了返京旅程,结束了慰问活动。
慰问之行是短暂的,但球友会qy职工和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的关心却是永远的,在未来的日子里,团支部也将召开各类捐书助学活动,为山区孩子们送去爱心和祝福。
与留守儿童们合影